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

中美貿易戰爆發 港海運業受衝擊 (港聞) 2018/04/06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- 頭條網   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,本港物流、玩具、五金及電子產品業界將成大國角力下的犧牲品。物流業界直言,本港海運有七成屬轉口貨品,絕大部份與內地相關,貿易戰爆發將沉重打擊海運業。在恐慌情緒下,近月付運美洲的運費已較旺季大跌一半,生意額亦較去年同期跌近三成。  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簽署備忘錄,對總值約六百億美元的內地進口貨品徵收關稅,以報復內地竊取美國的知識產權。內地商務部亦隨即反擊,並發佈擬向美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的產品清單,涉及產品總值約三十億美元。本港多個行業坦言,雙方雖未正式「開戰」,但經濟影響已浮現,對今年生意不敢樂觀。   「香港出口數字直至農曆新年前,都有很好的增長,但過年後就突然變得很差。」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指,雖然農曆新年是傳統的物流淡季,但今年船運貨量,比去年同期還要低兩至三成,現時運往美洲地區的四十呎貨櫃,比旺季價錢便宜近一半,形容情況不尋常。   何立基續說,特朗普奉行貿易保護主義,今日以關稅阻撓進出口貿易,他日又可以祭出知識產權法、檢測制度、各項調查等的措施,增加貨品進口內地的難度,他相信今年本港的海運生意將大受打擊,「換轉我是美國買手,見到中國市場有如此多不明朗因素,我都會轉而向其他國家採購物料,分散風險。」 往美洲運費大跌   香港物流協會前會長陳鏡治亦指,本港貨運碼頭現時有七成生意為轉口貨品,其中絕大部份均為轉口內地,中美貿易戰將嚴重打擊本港海運物流的生意,「最大問題是,美國向中國貨物徵收關稅,內地亦會出招阻止美國產品進口,結果香港夾在中間,是雙重打擊,如果新關稅在貨物付運期間出現,貨主拒絕接貨的話,結果就有大批貨物囤積在香港,連帶倉儲都會有壓力。」   電子產品佔本地出口市場一大份額,不明朗因素或拖累下月本港春季電子產品展的銷情。香港消費電子產品聯盟主席方保僑解釋,美國消費電子零售商將會來港,為感恩節及聖誕節節慶採購Hi-Fi音響、智能手錶、智能電話配件、電腦等產品,「四月看過產品,六七月談好生意,到了十月出貨時,美國可能已開始徵稅,商家將大失預算,影響觀展的採購意欲。」   方保僑續說,即使電子展參展商的定單量跟往年相同,惟可預計客戶必定會壓價,實際營業額未必會增加,更甚是徵稅率若達五成,內地產品的價格跟日本、韓國產品看齊,失去價格優勢,「生意跌兩三成都『走唔甩』。」   香港電腦商會創會會長張耀成估計,本港有三四成電子產品轉口商將受影響,負面效應會於下半年陸續浮現,惟港商難以把生產線撤離原材料供應鏈齊全的內地市場,故其角色被動,難覓求生方法,只得繼續觀望美方取態。


via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- 頭條網 https://ift.tt/2JjelmZ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