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a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- 頭條網 https://ift.tt/2GEvFkL
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
網上法律平台面世 諮詢律師更廉宜 (港聞) 2018/04/06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- 頭條網 商業世界競爭激烈,企業須依靠法律保障本身權益,但不少中小企難以負擔高昂的法律服務收費,只好上網參考並自行草擬涉及法律的文件,往往得不償失。有律師創立網上法律服務平台Zegal,以親民價格向企業提供網上法律查詢,甚至自助式法律文件服務,助中小企在商業大海汪洋中穩健前進。記者:姚秀儀 攝影:盧江球、部份由受訪者提供 網上法律服務平台Zegal創辦人之一黎曉洋(Ryanne),於任職律師樓時,常有朋友向她查詢法律意見,她意識到原來有不少人需要法律服務。Ryanne離開律師樓後,發現中小企難以獲得法律服務,「因為搵律師嘅過程好複雜,要特登上律師樓見面,啲收費亦唔係咁清晰,如果係一啲輕微嘅事要去搵律師幫手,律師都未必肯接。」以上種種迫使中小企不惜自己應付法律問題,面對風險。 輕易生成法律文件 Ryanne憶述,曾有顧客因無法承擔法律服務費用,在網上搜尋相關法律文件自行修改,結果該條例並非香港法律,文件最終失效;亦有朋友在網上複製其他公司私隱條款,改為自己公司名稱,結果漏改原有公司名稱。 Ryanne認為,問題源於香港律師提供法律服務方式上的不便,於是想到成立網上平台,提供一些「罐頭」法律文件,顧客只須回答簡單的問題,便可自動生成一份具法律效力的文件,如僱傭合約、買賣合約、產品服務條款等。 Ryanne指,平台成立初期會有律師認為平台是「爭飯碗」,後來慢慢獲得諒解,「律師唔應該浪費時間去做一啲低價值嘅事,科技可以做到嘅話,律師就可以有更多時間去做分析等有價值嘅嘢。」 她解釋,平台與律師其實是互助互惠的關係,因平台的月費計劃收費由一千至三千元不等,當中三千元的計劃使用者,如在法律上遇到任何疑難或要求,可透過平台與香港律師樓的律師溝通,即時獲解答。而平台不會向律師樓收費,反而每月向律師樓提供一筆報酬,但參與計劃的律師樓須承諾,在辦公時間即時有律師在網上解答顧客疑難,「呢個係一個突破性嘅商業模式,顧客唔再需要少少嘢就特登上律師樓見律師,為雙方節省處理法律文件或法律問題嘅時間。」 指香港忽略法律科技 眼見香港着重發展金融科技(FinTech),甚少有人提及法律科技。Ryanne深感可惜:「金融同法律兩者結合先係香港嘅基石,香港有咁好嘅法律制度,唔係更加應該要支持咩?」香港的法律科技發展遠不及外國,甚至新加坡,「英國嘅律師樓係要畀錢派律師去學點用科技,新加坡係政府帶頭去推動LegalTech,但香港十劃都未有一撇,我哋覺得業界應該靠自己去建立呢種生態。」 要發展法律科技,得到公眾及業界的理解是不可或缺。Ryanne指未來將繼續為推動法律科技向業界及公眾宣傳,「我哋會教啲企業『點解法律保障到你』,亦會向行內人士介紹點樣用呢啲工具,因為我哋最終係想成個行業好。」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